欢迎访问抚顺市就业网

您的位置:首页-就业要闻

 
清原县:“春风行动”让农民工如沐春风
浏览:70次    时间:2012年2月22日
 
    “春风行动”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起、专门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的活动。内容包括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及整顿劳动力中介机构等。“春风行动”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让众多农民工共沐春风。清原满族自治县利用本地资源,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开展全方位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系列服务,收到了明显效果。仅2011年,全县就转移富余劳动力10860人。
    渠道——
    清原满族自治县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落实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小城镇建设,以及开发国际、国内劳务工作上,采取多项措施,探索多个渠道,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
    发展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
    近年来,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工业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2011年,共引进域外各类项目180个。清原县注重围绕全县农副产品资源作文章,建立起了37个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通过招商引资项目、自身工业项目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共提供就业岗位5200个,涉及采矿、建筑力工、焊工等岗位,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500人。
    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清原红河峡谷漂流项目作为旅游业的精品龙头项目,不仅拉动了全县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也让更多的农民获得了就地就近就业的良机。2010年、2011年两年,仅依托红河峡谷漂流项目,全县就新增酒店、饭店、旅游山庄、客运服务、旅游用品商店等大小项目141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564人。
    全县围绕小城镇建设而新增的就业岗位达到800多个,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小城镇卫生、园林绿化、土建、交通运输等,各类商业门市等第三产业服务岗位新增就业人员700多人。
    发展农村互助合作,兴办新兴产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在因地制宜、调优产业结构的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县内及各乡镇劳动事务保障所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发展非农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牌的特色非农产业,进而开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途径。
    截至目前,全县自发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互助合作组织235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176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摆脱了贫困,平均每人每年收入2万多元。
    开发国内外劳务渠道,实施劳务放飞工程,输出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境外、域外就业
    劳务输出是清原劳动就业重点工作之一,曾多次获得省、市的表彰。近两年,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通力合作,向域外争取就业岗位,下大力气从劳务输出工作中培育经济增长点,构筑劳务输出产业工作平台。
    一是推进“放飞工程”向劳务产业发展。近两年,全县共输出劳动力2万多人次,其中向国外输出富余劳动力300多人次,年劳务经济收入2亿元。二是借壳包装,品牌输出。利用“满乡嫂”、“抚顺电梯技工”、“抚顺司炉”等国家、省知名劳务品牌,同我市其他各县区劳务打捆包装,借助品牌效应,输出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是积极寻求劳务合作,建立稳固的劳务基地。几年来,在沈阳、大连、营口等地建立起了常年、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与北京、天津、青岛的部分企业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今年在原有县域外经常来招工的35家大中型企业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2家有实力的用工单位。
    引导返乡创业,落实创业政策,带动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自2005年实施“放飞工程”以来,清原满族自治县共向境外、域外输出劳动力6万人次,这些人中有的人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寻求机会创业;有的已经掌握了一技之长和基本的生产经营经验和管理手段,创造条件准备创业;有的在外发展多年,一心想回乡寻求发展。
    为此,清原县制定优惠政策,“引凤归巢”。凡返乡创业者,在县级或乡镇级工业园区投资办厂,均享受免税政策;凡新创业企业,无论在园区,还是园区以外,一律享受省、市相关创业的优惠政策。同时,协助做好小额贷款工作。凡是有贷款需要的新创业企业,由县就业办协助办理小额贷款。还帮助创业者落实场地。小城镇建设的新增扩大的区域,必须留有第三产业创业场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此外,做好创业培训工作。进行政策培训,法规培训,现代管理培训,营销培训等。2011年,全县共有153人实现创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880人。
    服务——
    清原满族自治县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多部门联合行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
    建立就业服务平台
    健全和完善全县14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事务所的重要职责。在全县188个行政村设立了8个劳动保障平台试点,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制度、工作“六到位”标准,向全县推广普及。
    他们依托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站,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调查登记,建立了劳动力台账,实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动态管理,准确把握了全县城乡的劳动力基本状况。目前,在全县35万人口中,已有33万人录入“就业管理系统”。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带动下,人力资源管理和就业服务的工作不断细化,职能也进一步增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就业和保障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开展普惠制培训
    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普惠制就业培训力度。2011年,全县共培训6879人,通过培训后就业的达5709人,培训就业率达到了83%。
    围绕地区经济发展开展技能培训,重点是掌握新建企业、招商引资落户企业、改扩建企业的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式、储备式培训。共为21户企业培训劳动力1260人。与此同时,利用农村远程培训系统,加大远程培训工作力度。2011年全县共开设了家禽养殖、食用菌、中药材等12个专业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富余劳动力1910人。通过远程培训实现创业的有65人,有813人通过远程培训成功实现转移就业。
    搞好信息对接
    就业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对接是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成功率的主要问题之一。他们加大信息收集、鉴别、发布、对接等服务工作的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力争使富余劳动力得到就业岗位信息。
    一是利用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这个主阵地发布信息;二是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及全县14个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利用当地农贸大集、节假日活动等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劳动就业政策,发布就业岗位和培训信息。通过这种形式,仅南山城、湾甸子、夏家堡等乡镇,向农民发放相关宣传资料4000多份,岗位信息3000个,有1000多名农民走上了就业岗位;三是举办专业、专场就业洽谈会。2011年,全县共召开不同形式的用工洽谈会21次,共有3350人拥有了就业岗位,其中在本地企业就业达2140人,劳务输出1210人。
    做好维权保障工作
    清原满族自治县通过治理整顿和执法检查,以及典型引导等措施,做好维权保障工作,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目前,全县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民工就业后的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制度,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辽沈晚报 抚顺版)
版权所有:抚顺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2104000028(   技术支持 抚顺经纬网络 网站地图
地址:抚顺市新抚区东十路3号(市政府原址南院东楼)  邮箱:fsjy@fsjy.gov.cn  邮编:113008